作者 | 题名 | 刊名 | 年份 | 期次 |
王世龙 | 《语言的科学——Noam Chomsky与James McGilvray访谈》简介 | 科技信息 | 2014 | 7 |
吕靖、李良博 | 非英专学生高频易误程式语的产出调查 |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 2014 | 1 |
何高大 | 二语习得视觉化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| 外语电化教学 | 2014 | 1 |
邓巧玲 | 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外语听力焦虑研究及其对听力教学的启示 |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| 2014 | 2 |
秦建华 | 《末代皇帝》的象征主义解析 | 电影文学 | 2014 | 5 |
秦建华、何高大 | 翻转课堂:理据、优势和挑战 | 现代中小学教育 | 2014 | 5 |
黄泽火、郑成英 | 奥罗拉·利的婚姻观 | 黑河学刊 | 2014 | 4 |
吴荣辉、何高大 | 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效应研究 | 外语教学 | 2014 | 3 |
王世龙 | 语段理论下“把”字句生成研究 | 现代语文(语言研究版) | 2014 | 5 |
邓巧玲、游桂兰 | 中国英语学习者外语听力焦虑研究 | 三峡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 | 2014 | 4 |
李红宇、何高大 | 交汇合流 貌合神离——归化与异化解读 | 社会科学家 | 2014 | 5 |
秦建华、邓飞 | 语料库驱动的扩展意义单位理论与近义词辨析 |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 2014 | 1 |
仇如慧、何高大 | 高等农业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与激发策略研究 | 高教探索 | 2014 | 3 |
文珊、任杨 | 缺失与建构: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外语教师发展研究 | 黑龙江高教研究 | 2014 | 7 |
黄海翔 | 求同与存异:文化认同视域下《孙子兵法》英译中的两种翻译观述评 | 燕山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| 2014 | 2 |
王世龙 | 传统语文教学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| 语文建设 | 2014 | 20 |
秦建华 | 背诵式词块输入对英语写作能力的促进作用 | 教学与管理 | 2014 | 18 |
秦建华 | 基于美剧字幕语料库的元话语词块研究 | 沈阳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 2014 | 3 |
林如心 | 美国SI模式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| 新乡学院学报 | 2014 | 5 |
任杨、杨丹 | 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点与方法 | 教育探索 | 2014 | 5 |
秦建华 | 基于多媒体语料库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探索 |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 2014 | 6 |
邓巧玲 | 学习动机、听力元认知意识及听力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|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 | 2014 | 6 |
彭英 | 以广州市为例解析公园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关联性 | 疯狂英语(教师版) | 2014 | 3 |
任杨 | 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办学国际化的探讨 | 教育探索 | 2014 | 7 |
秦建华 | 基于字幕语料库的蒂姆·伯顿风格分析 | 电影文学 | 2014 | 12 |
李红宇、何高大 | 熟语汉英口译策略谈 | 中国科技翻译 | 2014 | 3 |
林如心 | 语篇分析视角下的美国Bolthouse Farms公司的饮料广告 | 科教文汇(上旬刊) | 2014 | 8 |
钟建玲、李勇 | 自动作文评分系统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调查分析 |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| 2014 | 4 |
黄海翔 | 典籍英译中的深度翻译质疑——以《孙子兵法》中文化空缺的英译为例 |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| 2014 | 9 |
牛莉 | 在解构中重建和谐的曙光——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《查泰莱夫人的情人》 |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| 2014 | 3 |
邓飞、李来春 | 基于语料库的中学生高频动词的使用研究——以MAKE为例 | 现代中小学教育 | 2014 | 11 |
彭英 |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“动机缺失”研究 | 海外英语 | 2014 | 13 |
尹晓霞 | 论《郊区佛爷》中人物的身份表演 | 当代外国文学 | 2014 | 4 |
李红宇 | 文化语境与翻译连贯 |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 2014 | 5 |
郑成英、黄泽火 | 奥罗拉·利和玛丽安的自我建构 |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| 2014 | 6 |